(本文為〈孩子〉的作者為「罰抄數學題事件」而作)
(下文部分反白,隱藏〈孩子〉的相關情節)
教育是什麼?
一碗芋頭粥。
滿足你的求知欲,培育你的成長、茁壯。
偶爾燙著了、噎著了,也不要因此倒掉它。
有個問題,為什麼會有壞粥的老師?
因為他是爛芋頭,矇混在好芋頭裡,他好不了芋頭粥。
爛芋頭壞了粥,我們還吃?
不吃粥,壞不了爛芋頭,卻餓了我們。
不再讀書,罰不了爛老師,只罰了自己。
芋頭粥是好的,爛芋頭是壞的,我們該做的是
──自己煮粥,當自己的老師。
〈孩子〉說:
「人不可一日無師,也不可一輩子靠老師,北大,你要當自己的老師啊。」
(〈孩子〉這本書就在教你如何當自己的老師)
■教育的目的……
如何當自己的老師?
關於教育,你只要從中學會一件事就夠了。
反過來說,老師只要教會學生這件事也就夠了。
聽起來,輕鬆愉快、簡單容易,對吧?
但老師每每就搞砸了這件「輕鬆愉快、簡單容易」的事。
■新聞
有一個孩子,為了不良老師而吶喊:永遠不唸書了!
數學考填充題、寫錯還要罰抄考題十遍,對嗎?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日前收到一名國中生來信這樣問她,並附上厚厚一疊罰寫,最後憤而寫下「永遠不唸書了」;洪蘭擔憂地說:「這樣的教育方式絕對不行!」
──李威儀〈罰抄數學題目 國中生求助洪蘭〉《聯合報》2010/12/13
〈孩子〉說老師:
「打了人,人就聰明了嗎?就什麼都會了嗎?就有這麼笨的老師。」
■不是新聞
有一部電影,叫〈老師有問題〉,1988年上映。
真的,沒沒問題的學生,只有有問題的老師。
電影上映後一兩年,隔壁班的老師怎麼罰學生?
她不親自動手,命學生自己甩自己巴掌。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電影上映後三四年,自己班的老師怎麼罰學生?
她親自動手,也罰學生親自動手,罰抄。
今天抄不完,明天加倍抄;明天抄不完,後天再加倍。
利滾利,利上加利,她在當老師,還是放高利貸?
學生別讀書了,上學放學光只是──
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
如今,老師怎麼罰學生?
好一點了,沒體罰了,但還是──
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
抄得頭昏、眼花、腰酸、背痛、手更酸、臂更痛,不算「體罰」?
不算「體罰」,就再──
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抄!
電影上映後二十年了?不,二十年還多兩年。老師還是有問題。
〈孩子〉說老師:
「這個不會,那個不會,什麼都不會,就會打人。」
■童話?
因為老師不會教,學生就更不會學了。
壞皇后要害白雪公主,她的方法是什麼?
用紅通通的蘋果包裝毒藥。
壞老師要害學生,他的方法是什麼?
把毒藥下在紅通通的蘋果。
教育是紅蘋果,只是被下了毒藥。孩子不敢碰了。
〈孩子〉裡有一個雲狐大人,牠要吃掉孩子的所有故事。
或許,壞老師就是牠派來的,好讓孩子不再聽故事。
學生不再學了,害了誰?
〈孩子〉就把學校和監獄比在一塊了:
「會不會有學生一不小心,走進的不是學校,而是監獄?」
■問題是……
問題是有人「作弊」。
是學生?
問題就在:「作弊」的不是學生,而是老師。
老師不會教,只會罰,只會騙吃騙喝、混一天算一天!
老師實在不合格,就該補考、就該留級、就該退學!
但他老神在在,靠「作弊」矇混過關。
照樣吃薪水、照樣拿教鞭、照樣罰學生。──有吃、有拿、照樣罰!
〈孩子〉說老師:
「學生學不會,打學生,老師不會教,打誰?還是學生。」
問題是,別讓「老師有問題」變成「學生有問題」。
再怎樣,教育,「只要學會一件事」,就別讓老師搞砸了這件事。
■最重要的是……
關於教育,你只要從中學會一件事就夠了。
那就是自我教育、自我學習。
希望這篇短文能讓每個孩子重新找回求知的熱情、學習的樂趣。
這是最重要的事。